36岁孕妇产检验出爱滋!绝望引产 7天后却得知

当看到HIV抗体确证检验报告单上“HIV抗体阴性”结果后,四川一林姓人妻止不住哭了出来,哭,一方面是终于放心了,自己没有感染爱滋;一方面是终身遗憾,腹中胎儿已在几天前引产了。她认为,这一切,与医院操作不当有关,“还未确诊就让我吃下母婴阻断药,这让我觉得,自己就是爱滋病患者。”

据《封面新闻》报导,两个月前,36岁的林女还沉浸在即将再次当妈妈的喜悦中,这是她和丈夫的第二个孩子,由于高龄加上此前有过自然流产的经历,她格外小心。

6月3日,林女前往成都都江堰阳都超声波专科医院(以下简称“阳都医院”)做检查,这是丈夫江先生(化名)每年复查的医院,离家也近,“当时怀孕三个月,想了解下胎儿的情况。”

在医院做完超音波后,医生告诉她可以免费做全血检查。让林女没想到的是,检查结果显示,HIV抗体乳胶法检测为阳性。这是林女第一次将爱滋病与自己联系到一起,“医生跟我说他们不能完全确诊,还需要去其他医院。”

当天下午4点左右,在接到医生电话后,林女再度前往阳都医院,“医生说,我这个是疑似爱滋,她刚去妇保院给我拿了药。”林女口中的“药”,就是母婴阻断药。据她回忆,当时,医生还拿出一份《预防爱滋病母婴传播药物服用及采取相关措施知情同意书》让她签字。“整个人已经懵掉”的林女签了字,吃下了药。

4日中午,林女再次接到医生电话,让她24小时内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做复查。6月11日,也就是5个工作日后,林女HIV抗体确证检验报告单,上面显示“HIV抗体阴性”。

然而,就在6月5日,她已去医院做了引产,“他们又是让吃药,又是催着我们去成都做确认,让我觉得我就是爱滋病患者了,孩子如果生下来肯定也是……。”

如今,拿着“HIV抗体阴性”的报告单,林女总会不断想起结果出来前那难熬的一周。疑似HIV阳性的消息,让结婚12年的夫妻俩有了隔阂,“彼此都觉得自己是本分的,肯定是对方做了什么。”江先生说,直到最终复查结果出来,两人才缓和了关系。

可林女高兴不起来,爱滋病是排除了,可腹中胎儿也没有了。她认为,这一切,阳都医院存在责任,“当时我还没有确诊,为什么就让我吃母婴阻断药?”

7月15日,全程参与此事的曾姓医生表示,HIV初筛确实存在“假阳性”的可能,当时在告知林女结果时,也有明确说是“疑似”,而在得到初筛阳性的结果后,她按照规定上报了当地三病管理办公室,接下来的吃母婴阻断药、让孕妇在24小时内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复查,“也是上报后,按照指导进行的。”

对于林女失去孩子一事,曾医生表示,自己也曾进行过劝阻。6月5日上午,她发了4条讯息让林女等到5个工作日后复查结果出来再做决定。对此,林女回复称,“压力大,要不还是算了。”

都江堰市防御爱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办公室处证实了曾医生关于操作流程的说法,工作人员表示,阳都医院对该孕妇进行了HIV初筛和复检,均显示有反应。一份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21年5月7日发布的《关于印发〈四川省预防爱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版)〉的通知》要求,对所有孕妇提供“逢孕必检、逢阳必阻”。

此外,该工作人员也提到,在林女签署的《预防爱滋病母婴传播药物服用及采取相关措施知情同意书》上,注明了“本人及所监护婴儿自愿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已临产,经快速实际检测出现过阳性反应,且不能及时得到爱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证试验报告的情况)”。

“从临床专家给出的建议来看,是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情况,强调早发现、早干预,”该工作人员表示,林女马上孕中期了,所以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建议早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是在告知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母婴传播的有关事项、自愿签署《预防爱滋病母婴传播药物服用及采取相关措施知情同意书》(以下简称《同意书》)后服用的抗病毒药物。”

不过,一位长期从事爱滋病机会性感染及抗病毒治疗的感染科专家却有不同观点,她认为,在孕早期不建议在未确诊前吃母婴阻断药,“林女的情况,怀孕3个月,有足够的时间在确诊后再进行干预。”

目前,都江堰市卫生局已介入调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